孟晚舟事件最新进展
「梅萼迎雪柳迎春」,上聯是春景,下聯是有應景湊數的嫌疑。
文:周梵 成熟地面對分離是力量和智慧的表現 戀人、合作夥伴、好朋友、家人……生命中不是每個人都能一直陪你走到終點的,有很多人和你可能只有一段緣分,他們來過,然後離開那是我第一次學習面對分離,而那時的我做了一個非常糟糕的選擇。
在關係裡,所有的感受都是互相的,你有多受傷,對方就有多受傷。畢竟,只要你想要保留愧疚感或者無力感,就總能找到夠多的證據。當我不斷成長之後的某一天,我決定徹底停止對那段經歷的不斷的自責和懊悔,我知道,那不是牠發生在我生命中的意義。沒過多久,牠生病了,感染了一種犬類常見的病毒,我又著急又心疼,父母陪著我帶牠去寵物醫院治療了好幾次,花了近萬塊,但病情未見好轉。有一次,我帶著牠坐了一個小時的公車,去我姑姑家。
我被父母責備,教了好多次都沒教會牠,我氣急敗壞,打了牠幾次,可依然不見成效。我對牠的寵愛也不如之前那麼濃烈了。從這些「知美派」的「初衷」來看,他們想藉由台美關係的大躍進讓台灣衝破兩岸關係的桎梏,並認為自己非常瞭解美國,它一定會跟台灣「buddy buddy」,但迄今美國沒給台灣任何實質回饋,軍售台灣不過是肥了美國的「軍工複合體」、卻大大增添了台海的風險。
本土與務實派 與上述過於理想、感性,而且自視甚高的「知美派」相比,其實民進黨與綠營內仍有一些理性的「本土務實派」,他們對美國的瞭解不比「知美派」來得差,但對於中國的態度則可能是更務實。2019年1月底、在習近平提出「習五點」說法後不久,呂秀蓮就同時向兩岸喊話,認為雙方可從平行關係,如邦聯、聯邦進行思考,台灣和中國是兩區、兩國、一國、或一族,即中華民族,她還說,兩岸是「遠親近鄰」、「一個中國可以提升成一個中華」,這樣大家會比較可以接受,而不要落入直行或是上下關係的思考。由於以吳釗燮、蕭美琴等人為首的民進黨政府對外關係主掌者,不論是個人私領域抑或在公領域,都有豐富的對美經驗,因此,輿論多將他們歸類為民進黨內的「知」美派,台美關係、甚至衍伸出來的對歐關係或都可因此加分。文:鄭文翔、黃奕霖 兩岸關係發展到今天,出現武統的極大可能,除了有中美兩強的原因,更是和在台灣執政的民進黨密不可分,甚至正是因為民進黨在美中之間的政治操作,放大了台海衝突的可能,引出了武統這頭猛獸。
美國說要支持台灣參加「非國家」的國際組織、支持台灣加入世界衛生組織(WHO),自己卻要退出,那究竟是把台灣當成什麼? 這些「知美派」做了、同時也說了那麼多,對台灣究竟有何幫助?現實來看,台美關係確有提升,但也没有宣傳的那麼美好,兩岸關係反而因此「沒有最糟,只有更糟」,不禁讓人對民進黨這些當紅的「知美派」作用打上問號。2004年陳水扁展開第二任期,吳釗燮先是接棒蔡英文,成為當時的陸委會主委。
日本在台灣有切身利益,也想和台灣保持某種特殊關係,但隨著中日實力差距擴大,認識到自身利益所在的日本已經退出了和中國在區域的對峙,即使民進黨想聯手日本對抗中國,日方也已無法配合,這和美國選擇利用台灣和中國對抗是兩回事。雖然擔任駐日代表與「台日關係協會」會長的分別是與日方友好的綠營大老謝長廷及邱義仁,而近年不但「台日漁業協議」協商與「經濟夥伴協議」(EPA)受阻,核食問題、釣魚台爭議亦困擾著蔡政府。1995年起擔任民進黨駐美代表處執行長、30歲時便出任民進黨國際事務部主任,是當時民進黨最年輕的一級主管,蔡英文執掌民進黨後更深受其器重。不過,即使是台獨色彩濃厚,她仍試圖找出不同於兩岸當今執政者的另一條和平道路。
而對美國重要政治人物的經營,亦是民進黨政府的「重點」,這些單位與相關人士,近年來也都展現出「親台」的態度。至於蕭美琴,赴美就讀大學時曾參與海外反對陣營運動。具體來看,近些年台灣透過各種管道金援了數家美國重要智庫,並希望經由這樣的方式促進台美友好、也藉此敦促美方提出友台政策。這些人側重於透過對美外交建構來達成包含「台獨」、強化台灣「自主性」等政治理想與目的。
橫跨對陸與對美兩大台灣對外關係主掌單位的經驗,外界多認為其既「知」中又「知」美。Photo Credit: CNA 的確,這批人在美國獲得了一定的人脈與關係
此舉將有損美國的民主及其沿襲了數百年歷史的制度。他說:「是的,情況肯定相似。
因為在其他聯邦州,高爾和布希幾乎旗鼓相當。所以說我們也要做好司法解決的準備。©2020年 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根據美國的選舉法,在這種情況下,一個州的所有選舉人票都歸屬獲得多數普選票的候選人。為此動用了一大批律師,佛羅里達州最高法院進行裁決,最後到了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前德國駐華盛頓大使維蒂希說,此次司法糾紛是否能夠像2000年那樣的結局,他表示懷疑。
前德國駐華盛頓大使彼得・維蒂希說:「在接下來的幾個小時甚至幾天裡,我們將進入一個充滿不確定性的階段。根據初步計票結果,美國副總統、民主黨人高爾(Al Gore)只比共和黨的喬治・布希(George W. Bush)落後1800票左右。
這樣是為了阻止他的民主黨挑戰者拜登(Joe Biden)超越他。這關係到政治進程是否能夠按照以往的正確方向前進,或者是否會採取某種手段干擾計票過程。
文:Sam Baker, Peter Hille, Uta Steinwehr, Joscha Weber 對於美國的總統大選,起著決定性作用的幾個關鍵聯邦州的選票仍未統計完畢。最高法院的這一決定使得喬治・W・布希成為總統。
這位美國現任總統認為,自己在賓夕法尼亞州和密西根州等與選舉結果息息相關的州處於領先地位。當時佛羅里達州的競爭非常激烈。但現任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已經宣佈「贏得了這次選舉」。」「我們知道,各法院受理的地方司法糾紛就有近400起。
」也就是說,或許最終在那裡對選舉作出結論。目前尚不清楚的是,如果競選雙方都不承認失敗,那麼可能將會圍繞哪些問題出現法律糾紛。
因為根據法律規定,在選票非常接近的情況下需要重新計票。」 維蒂希在接受德國之聲採訪時說,但是與2000年的美國大選相比,此次選舉還是存在著很大差別。
類似的情形現在是否會重演?直到2018年擔任德國駐華盛頓大使的彼得・維蒂希(Peter Wittig)對這一問題的回答是肯定的。不過,他很清楚,自己並不能決定最終選舉結果。
他想停止對所有選票進行統計。民主面臨壓力測試 美國仍在計票。最高法院會做出政治判決嗎?這個問題也還不清楚。高爾本已祝賀其挑戰者贏得選舉,但隨後還是要求在佛羅里達州重新計票。
」高爾顧全大局,將民主穩定放在了首位。當時,共和黨的領先優勢已縮減到不足1000票。
」美國民主正面臨壓力測試。因此,佛羅里達州的選舉人票可以決定美國的下屆總統。
多一次重新計票,高爾當選總統的希望就會增加。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